“ 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”,问题解决教学的精髓也就在这里。在问题解决模式教学中,“设问导学”环节无疑是设计问题解决教学堂课的中心点,教师教师享受“教”的成功,学生享受“学”的快乐是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亮点。
体验一:
在上课前,教师只要认真钻研教材,结合学生基础状况,就可以把教材转化成若干个切合教材和学生的问题,做到“知识问题化、问题具体化”。
体验二:
在课上,教师导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探究问题,这个过程可以让教师在引导过程中享受“教”的成功;学生学的重点是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探究问题、解决问题,每个学生只要在其中一个环节中得到参与,自己实现学习目标,学生就能享受到“学”的快乐。
体验三;
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,把明白的内容和不明白的内容加以明确区分,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;探究问题时要达到学生在小组氛围内根据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,以实现智慧的碰撞与共享。
体验四;
“问题”的设计决定导学的效果,这与教师的智慧和底蕴的深浅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学生的问题在课上,教师的工夫在课前。教师能不能引发课上学生的思考,能不能成功地驾驭课堂,关键在于教师课前准备问题的质量。
体验五;
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尽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,实现有效分散重难点,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,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和学习。
体验六;
把那些处于“节点”位置的问题设置为学生的合作点,使学生处于一种“心求通而未达,口欲言而未能”的不平衡状态,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,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。
体验七;
仔细斟酌每个问题,尽量使问题恰当而赋予趣味性,吸引学生的注意力,唤起学生发现问题、提出问题、探究问题的兴趣。兴趣会促进思维,思考促进理解,理解促进记忆。
体验八;
课前整合资源环节,要能够结合生活经验,结合读书研究,结合练习与考试,结合组情与学情,巧妙地设置问题,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。
评论